來源:凰家評測
我們手里這臺Find X5 Pro,背后沒有哈蘇LOGO,鏡頭模組沒有馬里亞納X標識,當然這些只是細節的小不同,最大的不同還是機身內部,它搭載的不是驍龍8,而是天璣9000處理器。去年12月,我們測試過天璣9000工程機,在沒有散熱的情況下,都表現出了不弱于驍龍8的性能和出色的功耗表現,那實際裝載到結構更精密的旗艦機中,并加入了廠商的系統調教,天璣9000還能有這樣的表現嗎?我們實測來說話!
跑分
說來也巧,OPPO Find X5 Pro正好是雙版本策略,我們直接拿驍龍8版進行性能對比,這樣在同樣系統,同樣內部設計下對比可能更有意義,一定程度上也能控制變量。
雙版本對比
還是先來看跑分,安兔兔988205的成績,對比驍龍版995752在同一水平,總共沒差1萬分。
安兔兔跑分
在GeekBench測試中,CPU單核得分1295,多核得分4215,GPU得分6534,三個跑分成績對比驍龍版均有提升,其中多核成績高出不少,對比我們測試過的所有驍龍8機型,這三項分數都是第一,也讓我們對實際體驗非常期待。
GeekBench測試
換到GFXBench,在Aztec離屏測試中天璣9000在OpenGL跟Vulkan的測試結果分別為41fps跟44fps,與驍龍版相比稍低,在曼哈頓3.1跟3.1.1的離屏測試中,天璣9000的載機實際幀率也沒有超過驍龍版,看來在高壓狀態下的GPU渲染性能,天璣9000與驍龍8還有差距。
GFXBench跑分
壓力測試
為了測試長時間高負載情況下,天璣9000版表現如何,我們也拉著驍龍8版,在同一室溫,進行了一場3D Mark壓力測試。
在測試過程中,兩者機身溫度最高都能達到45度左右,并交替成為最高,但我們看在屏幕上方設置的測溫點,屏幕溫度整體還是天璣版更低一檔,并且通過紅外熱成像也能看出,驍龍版整體的發熱的面積要比天璣版大不少。
溫度對比
20輪的測試下來,驍龍8的最高分數還是要更高一些,領先天璣9000版100多分,但是這個成績放在整個我們測試過的驍龍8機型中可以發現,OPPO對于Find X5 Pro的調教可能或多或少還有問題,這兩個分數應該都不是比較正常的表現,20輪分數曲線也極為不平穩,考慮到目前仍是測試版固件,希望在后續的正式版本中,性能策略可以得到優化。
20輪3D Mark分數
從剛剛的跑分來看,量產版天璣9000的性能表現跟驍龍8相比是差不多的水平,沒有出現原型機測試時的領先優勢,下面我們還是拉回實際場景,跑個原神看看幀率、功耗、發熱和核心策略,說不定實際使用場景會有驚喜。
原神測試
我們拿天璣版和驍龍8在同一室溫環境分別跑了4遍原神,每次30分鐘,為什么是4遍呢?因為考慮到OPPO有極限穩幀功能,為了更公平的考慮到廠商算法的優化,我們就在分別關閉和開啟的情況下跑了一遍。
實際測試結果,天璣9000普通模式平均幀率50.7,開啟極限穩幀后平均幀率48.1,成績高出驍龍版兩次跑分不少,觀察曲線可以發現更明顯的差別,天璣版兩次測試都是有差不多7分鐘的時間穩在60幀,10分鐘之內基本能保持平均幀率55幀以上。
幀率測試
這時手部會感覺到機器明顯發熱,實際使用紅外測溫儀測試,正面最高溫度45.5度,背面最高溫度44度。隨后幀率開始逐步下降,在10到20分鐘時平均幀率大概保持在40幀,而之后,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,在20分鐘時,手會明顯感覺機器涼了下來,然后幀率也緩步再次提升,測試最后階段能達到55幀左右,看來整體策略就是發熱了就鎖幀限頻,不熱了就放開繼續跑。
對比驍龍版來看,開始冷機啟動原神,60幀大概可以穩定1分鐘左右,隨后就穩步下降到45幀左右,并全程保持在這個幀率,我們使用紅外測溫儀測試,正面最高溫為45.5°C,背部最高溫為45.2°C,并全程差不多都在這個溫度,綜合溫度和實際幀率來看,天璣版表現確實更好。
幀率測試
最后我們再來看下核心調度,更有意思,兩塊芯片都是1+3+4的設計,超大核也都是Cortex X2,但是在實際原神測試記錄的CPU頻率來看,驍龍的超大核一直在擺爛,它核心的頻率實際上限,差不多是天璣9000的頻率下限,在超大核的調度上,天璣9000激進不少。
超大核對比
再來看3顆大核的表現,天璣9000在實際頻率上也都是壓過驍龍一頭,而驍龍唯一跑滿也最積極的,就是4顆中核,這樣的調度策略幾乎廢了芯片快一半的功力,反饋到實際游戲中不如天璣9000也就是情理之中了。
大核對比
中核對比
而且即便這樣的調度策略下,驍龍版發熱依舊高過天璣9000,也不得不讓終端廠商只能采取限頻策略。最后再看整機功耗,天璣大約平均在5.8W左右,驍龍大約平均在4.8W左右,看來想得到跟高通一樣的性能,發哥也不能一直保持低功耗姿態了。
總結
想必看完之后大家可以發現,驍龍8對比天璣9000,應該算是一顆跑分處理器,在跑分表現依舊不輸天璣9000,但實際拉到游戲場景中來,天璣9000的表現要好上不少。
當然這只是以OPPO一家的機器來看二者的差別,雖然不能反饋一個特別客觀的誰好誰壞,但能得出的結論是,在量產終端里,可能驍龍8的上限更高,但天璣9000的下限也比驍龍8的下限高出不少,對于發哥來講,也終于能有一款旗艦芯片,和當年的高通旗艦正面互搏,甚至獲勝。
最后想說明一點,大家可能也關心天璣9000的ISP性能,以及實際拍照表現,但是現在我們收到的機器廠商明確表示拍照還在優化,并且推送固件時間趕不上我們的內容時間了。所以,我們可以補充一點見!